你的位置:国内实盘配资_十大炒股杠杆平台合约_期货炒股配资 > 十大炒股杠杆平台合约 >
新华财经北京6月8日电(董时珊)6月5日至8日,第二届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在上海举行,期间,上海电气集团系统展示了其围绕沙戈荒大基地、海上能源大基地、零碳产业园区三大应用场景打造的零碳场景实践新范式。这也是上海电气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己任、积极践行ESG(环境、社会和治理)理念、持续推动全产业链绿色低碳转型的一个缩影。
我国企业的ESG实践已驶入“快车道”,践行ESG理念成为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将ESG原则融入核心业务,也将为企业发展带来持续的内生动力。近年来,上海电气以服务“双碳”战略、共建“一带一路”等为己任,积极践行ESG理念,构筑ESG管理体系,完善ESG信息披露,引领行业发展新质生产力,与产业链伙伴一道,推动经济、社会和环境协同发展,创造绿色低碳的美好未来。
积极践行“双碳”战略,助力全产业链绿色发展
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通过产品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等减少产业链碳排放,是上海电气践行ESG理念的重要路径。
在我国“双碳”目标引领下,上海电气确立了自身“双碳”分阶段发展目标:确保2030年前碳达峰、力争2035年前实现自身运营碳中和、2055年前实现全价值链碳中和。同时,上海电气发挥长期深耕能源、工业两大降碳“主战场”的优势,以丰富的业态和创新技术为能源和工业企业提供绿色解决方案,同时采取共建产业生态圈等多种方式开展战略合作,助力全产业链绿色发展。
上海电气确立了“1234”行动体系,即以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为目标,聚焦新型电力系统、零碳产业园区两大应用场景,通过能源替代、能效提升、资源循环三大路径,打造双碳战略平台、碳科技平台、产业创新平台、产业资本平台四大平台,旨在以此助力上海电气与产业链伙伴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共同推动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
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然而,由于风光发电的波动特性,电网面临着功率波动和电压不稳定等问题,成为制约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的瓶颈。分布式调相机能够协助平衡电网,为促进绿电消纳搭载电网“稳定器”。
2023年,由上海电气EPC总包的国内首台分布式10Mvar级空水冷调相机在京能织女泉风电场落地,成为上海电气支撑能源绿色转型、实践生态环境保护承诺的生动注脚。
在未来更加清洁的能源结构中,氢能将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上海电气旗下上海氢器时代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风光储充氢”零碳示范项目,采用“可再生能源发电+PEM电解水制氢+储氢+燃料电池发电”综合智慧能源应用示范,用电来自可再生能源发电,低峰时由燃料电池发电进行补充,实现了制氢零碳排放、绿色综合能源自给自足,在探索氢能技术发展和商业化应用方面实现了重要突破。
“双碳”目标下,建设零碳产业园区已成为各地推动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方向。上海电气以“能动全球工业,智创美好生活”为使命,积极构建以“立体式”为特点和亮点的零碳产业园区整体解决方案。从绿色工业厂房到绿色智能产线,从工业驱动能效提升到以分布式新能源实现绿色用能,从智慧楼宇低碳运营到轨道交通低碳出行……依托多种能源的组合优势以及丰富的产品矩阵,上海电气的低碳成果惠及园区运行的方方面面。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分享中国绿色发展成果
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与相关国家分享中国的绿色发展成果、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中国力量,也是上海电气践行ESG理念的重要体现。
上海电气电站工程公司承建的巴基斯坦塔尔煤电一体化项目是共建“一带一路”和“中巴经济走廊”的重点项目,于2023年2月投入商业运营。项目包括2台660MW高参数超临界清洁能源项目和配套的年产780万吨露天煤矿项目,每年为400万户巴基斯坦家庭提供持续、稳定、清洁、优惠的电力。
该项目雇佣了大批巴基斯坦籍工作人员,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培训教学,使巴方工作人员快速熟练掌握职业技能。项目团队积极投身当地社区公益事业,改善社区居住环境,修缮捐建社区道路,向社区和受灾群众捐赠空调、电脑、生活用品等。为解决当地就医难的问题,项目团队还在当地建设了1万平米的医院,并从国内购置了一辆医疗大巴捐赠给当地,深入偏远村庄提供医疗救护,成为著名的“流动医院”。
由上海电气作为总承包的扎法拉巴德220千伏变电站项目是乌兹别克斯坦首个数字化变电站,也是中乌“一带一路”合作的一大成果。该变电站实现了全站信息数字化、通讯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等功能,对改善乌兹别克斯坦东部地区电力供给有重要作用。
此外,上海电气还参与了克罗地亚塞尼风电项目、马来西亚沙捞越州500kV超高压输电工程项目、巴基斯坦卡拉奇K-2/K-3核电项目、伊拉克华事德项目、孟加拉国一系列燃机改造项目等一批高质量“走出去”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配资网,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引领下,上海电气在承接海外工程项目的同时,成功带动了一大批国内先进装备、绿色装备走向国际市场,也带动了中国技术、中国标准、中国品牌的“出海远航”,在提升当地经济活力、促进当地劳动就业的同时,也为企业自身转型发展带来契机,实现了互利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