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国内实盘配资_十大炒股杠杆平台合约_期货炒股配资 > 期货炒股配资 >

股票配资吧 直击COP28︱能源转型和全球盘点正在激烈交锋 但表现积极

  股票配资吧,《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在阿联酋的迪拜开幕。在迪拜气候大会进行一周之际,新京报零碳研究院视频连线到绿色和平中国总负责人袁瑛。袁瑛老师对COP28一周来的谈判进展进行了回顾,并对全球盘点和能源转型进行了分享。

  谈判进展:开局良好

  新京报零碳研究院:袁老师,COP28第一周谈判已经结束,从总体上你觉得进展如何?有哪些关键问题得到了落实,还有哪些问题亟待解决?

  袁瑛:首先要说明的是,因为这仅仅是第一周的进展,很多结果还不是很明朗,所以还要等第二周一些关键议题的推动。

  在第一周取得进展方面,按照时间顺序来看,COP28开幕的当天,损失与损害基金的落地给大会很大的鼓舞,目前已有大概超过6亿美元的注资(截至发稿,损失损害基金总金额已经超过7亿美元并还会持续增加),给本届COP28开了个好头。

  进行到第一周中旬,主席国提出了一个《全球可再生能源和能效倡议》,这包括可再生能源的装机提升至3倍、能效提升两倍的内容。目前,有120多个国家已经加入了倡议。这也是一个很好的进展,表明全球共同努力提升可再生能源装机的决心和意愿,从而也提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雄心。

  此外,最近几天,COP28最焦灼或是大家关注最多的还是第一次全球盘点。

  早上,我们看到了第一版的草拟草案,可以说呈现了一些积极信号。有很多选项摆在文案里面,同时也还有很多空白。所以,我们是走向比较有雄心的那些选项,还是经过一些协商或折中,还得再观察。

  成效取得:还远远不够

  新京报零碳研究院:损失与损害基金的达成确实给COP28开了好头,看起来很顺利,你觉得为什么能取得如此快的进展?

  袁瑛:我的感受可能跟你不太一样。首先,如果我们去看损失与损害基金的注资和外部的气候变化和气候危机的情况,其实我觉得是不够快,钱也不够多。2011年至2020年,这10年是人类有史以来最暖的十年。所以,如果要去回应外部发生的极端气候天气以及气候危机的加剧,我觉得这个速度还不够快。另外,所谓的顺利也是因为此前的预期稍微有点儿悲观。在此之前的进展并不顺利。

  所以股票配资吧,第一天损失与损害基金获得通过,以及持续地有国家在注资让我们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进展。我觉得可能跟主席国的外交努力也十分相关。

  这6亿美元我觉得是远远不够的,接下来期待更多的国家能够继续注资。为什么说不够?根据James Rising博士的研究,在2022年,气候变化造成的损失与损害就达到了1.5万亿美元,相比之下6亿美元是远远不够的。

  发展可再生能源:中国有动力、有能力

  新京报零碳研究院:COP28开幕前两周,,中美关于加强合作应对气候危机的阳光之乡声明发布,其中特别提到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增至3倍的目标。这次大会又提出了“全球可再生能源和能效倡议”。对此,应该如何面对和考量?

  袁瑛:我觉得这个倡议是非常正向积极的表态,我们应该欢迎和鼓励。

  在COP28开始之前其实已经有很多积极的信号释放出来。我觉得我们倒不必太担心,就像中美阳光之乡的声明,两国支持在G20领导人宣言里头所描述到的争取到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增长3倍,到2030年,在2020年的水平之上,两国将充分加快本国的可再生能源部署,加快煤、气、油发电的替代。所以,中美两国都有非常强的政治意愿去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

  我想说的是,无论是以2022年为基准线,还是以2020年为基准线,中国都是有能力去达成目标的。此外,中国也有非常强的动力去做这件事情。因为拉动地方经济增长的引擎来自绿色产业投资,从地方到中央都有动力去做绿色产业,包括绿色能源的投资。

  与此同时,中国也是全球最大的光伏、风机的制造商,制造能力远远超出了国内需求,所以一直在推动可再生能源走出去,向海外尤其“一带一路”国家进行投资。通过中国强大的可再生能源制造力,去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实现3倍装机目标。

  因此,无论国内还是国际,中国都有动力、意愿及能力去达成这个目标。

  气候行动的关键:如何加速化石能源替代

  新京报零碳研究院:COP28谈判中,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化石能源的退出。作为主席国,油气大国阿联酋对此持有什么样的态度?对接下来的谈判,你怎么看?如何看待能源安全与能源转型?

  袁瑛:化石能源应该是接下来一周非常焦灼的一个话题,也包含在第一次全球盘点中。针对化石能源怎么去写,目前仍有很多争议。第一次全球盘点的草案里,我们看到了一些比较积极的东西,还是具有突破意义的。

  未来一周,会围绕这些选项展开,或者有一些新增的选项加入。这需要各国去磋商,取舍。这是未来一周需要密切关注的点。

  关于化石能源,关键是怎么加速淘汰,有没有时间线?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是不是应该有不同的时间线?区分彼此不同的责任?这些关键问题都需要被考虑在内。

  在这样一个多边气候进程下,虽然主席国来自油气大国,但也不能干扰到多边气候进程的正常进行。出于多国对应对气候变化迫切性的期待,以及脆弱国家、欠发达国家正在遭受非常严重的气候变化损失与损害,这些因素都在确保主席国在正确的进程上去做正确的事情。

  能源安全和能源低碳转型是全球性的挑战。这两者不是二元对立的话题,但我们经常会把它们对立起来。对中国而言,我觉得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也是我们一直在强调的立和破的关系。

  全球盘点:要看到积极信号

  新京报零碳研究院:全球盘点的草拟文本于的清晨公布,公布时间比一开始预计时间是晚了两天。各国争论的关键点是哪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推迟呢?全球盘点有哪些内容值得关注?

  袁瑛:两天的推迟我觉得很正常。进程上迟了两天,并不意味着有什么问题。因为它是《巴黎协定》以来的第一次盘点,也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决定了未来要以什么样的行动去应对气候变化。这也意味着会涉及或者是会影响到各国设置自主贡献的目标。

  因此,我们要看到一些积极信号。毕竟在每一个议题上还是需要一点儿时间让各国去达成共识。

  盘点的文案都是需要关注的,是很重要的。我个人或者是我们觉得更需要关注的点,可能还是能源这部分。除能源之外,我们还关注一些原则性的问题,比如,发达国家能否起到表率的作用,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等。

  此外目前进展比较有限的,就是全球适应目标。全球适应这一块儿谈得比较少,进展也比较缓慢,所以希望未来大家多关注一下。

  中国作用:桥梁与连接者

  新京报零碳研究院:中国在这轮气候谈判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袁瑛:我觉得要把握几个大的原则。

  首先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所以我们在这种多边气候谈判上,跟其他的发展中国家站在一起。

  第二,中国作为一个全球主要经济体,这两年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也在不断提升,所以也一直发声支持损失与损害资金的落地。

  这些是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立场。与此同时,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也在提升,包括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发展等。所以,在推动能源转型这一块儿,中国可以展现出更高的领导力。

  因此,在这两个作用的影响下,中国可以作为一个桥梁,既维护发展中国家同样的关切和诉求,同时又具备很好的能力去应对气候变化,从而去弥合一些大家在资金减排等方面的分歧,推动目前谈判进程中的一些卡点问题得以解决。

  在历次气候谈判进程中,中国跟美国作为两个大国,在如何一起去推动多边气候进程,达成一些实质性的进展,两国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中美阳光之乡的声明无疑给全球释放了很好的信号,这就是中美是愿意一起去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发挥更大的领导力的契机和领域。

  所以,这都是中国在包括本届气候大会、未来气候多边进程中,应该或者被期待去成为的角色。



相关资讯